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

給六甲中文家長的一封信

六甲中文家長,您好!
我是六甲中文的授課老師李慧中老師,很榮幸有機會教到您的孩子。在此,利用這一封信跟您打一聲招呼,也跟您聊一聊孩子第一次考試情形與中文學習狀況。
如果您的孩子是用顫抖的雙手呈上這一封信,我想那是因為伴隨著這封信的是第一課的複習考卷。在您打開考卷、檢視孩子表現之前,還請您花點時間讀完這一封長信,再請您看看孩子在這一次考試中的表現。
如果可以,還請您不要有任何的責罵,因為如果是孩子不會,責罵並不會讓他更懂;如果孩子不夠努力,責罵也許會讓他更為退卻。孩子們需要的是鼓勵、溝通與明確的指引,在您看完這封信與孩子的表現後,請您可以跟孩子好好聊一聊您的想法與期待,也請您聽聽孩子最真實的想法。
絕大多數的學生拿回考卷的時候都是失望的,有學生在今天交過來的「自由書寫」中提到:「這是我拿過最低的中文考試成績。」對部分學生來說,這個考試結果是很震撼的,不過孩子們也在這一次的考試中,寫了他們從來沒有寫過的題目、國字注音的部分也出現了他們從來不準備的地方,因此能夠好好盡全力完成這一張考卷,不留空白,就是一個很不簡單的成就了,就這一點來說,我覺得班上每一個孩子都值得嘉許,他們寫考卷的那天真的很努力、很拚命的在寫。
我的中文課本來就是比較困難的中文課,我出的考卷跟孩子們過去考的考卷相比,是相對困難的,孩子在我的課堂中會面對許多過去沒有的挑戰,在孩子們拿到考卷開始考試的那一剎那,從孩子們的神情與哀嚎聲中,我已經了解到這份考卷的結果必然是不太理想的,以下是從這一份考卷中,我注意到的現象:
1.   國字注音的準備停留在「生字」的階段:
大多數的學生會在考前瘋狂練習國字注音,但是只把重點放在每一課的「生字」和「圈詞」,長久下來,學生反而不會寫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詞語。舉例來說,幾乎全班學生都寫對了「珍饈」,但是卻有很多同學無法正確寫出「準備」這個詞,就以平日的書寫來說,「準備」這個詞的重要性顯然大過於「珍饈」,不會寫「準備」這個詞的嚴重性遠大過於「珍饈」。
在問答題與情境造句中,可以看到學生有許多的錯別字和注音,多半都是生活中使用頻率很高的字詞,在在顯示學生國字注音的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空間。
2.   學生讀題不夠確實:
在我的考試中有比較長的題目敘述,像是這份考卷中的第四大題「情境造句」。在題目敘述中,有明確的說明要寫怎麼樣的形式,但是有同學在答題時,完全照著自己的意思寫,並沒有真的抓到題意。這可能代表學生讀不懂題目的意思,也可能代表著學生缺乏讀題的耐心與細膩度。
3.   學生習慣固定的考試題型:
從學生拿到考卷開始,就可以感覺到學生對這一份考試內容很不習慣,除了版面不同之外,學生對於比較少看到的情境造句、問答題也感到困難,不少同學卡在這類題型,思考很久。但考試本來就應該要有不同的變化,才能看出學生在學習上是不是有全面,如果是固定的考題,反而會讓學生的學習永遠都只偏重在某些重,而錯失了許多真正該學起來的知識與能力。
4.   學生在思考上缺乏全面性,在表達上缺乏多樣性的詞彙與句型:
學生在答題的時候,句子都很直白,有些同學會出現英文式的中文句子;有些同學則是一個詞語會不斷的在同一個段落裡面重複,以上兩個現象反映出學生在句型與字彙上的不足,需要慢慢增加「可以使用」的字彙量與句型量。
另外,學生在篇幅比較長的文字表達上,思考很單一,像是大多數的同學在說明「朱子對『吃』的要求」時,只聯想到「園蔬勝珍饈」,但卻沒聯想到朱子對食物的要求還有「一份珍惜的心」、「精心調理」以及「簡約」;在表達上,學生不太習慣「解釋、說明」自己的想法,也不太知道要怎麼樣讓自己的說明更為清楚。
以上幾個是我在這一次的考卷中注意到的狀況,這也會是我日後要在中文課程加強的部分。以下則是我對這一次考試結果的一些想法與建議,希望家長了解我的理念,並希望家長在面對孩子們的學習,不是把重點放在成績表現,而是孩子實際呈現出來的中文能力。
1.   分數只是一個數字,真正要在意的是孩子到底實際學到什麼了能力:
很多孩子害怕考試,是因為有一個很數字標準在眼前,但是分數只是一個參考,特別是國小的成績,沒有GPA的束縛,也不影響未來的任何的升學與工作機會,過度的解讀,或是因為成績而責罵,對孩子本身學習中文這件事並沒有正向的幫助,因為如果孩子為了一個成績而硬背所有的學習內容,考試完就通通忘光了,那孩子的學習不過就是反覆這樣的惡性循環而已,孩子的中文用這樣的方式學到12年級,可能連最基本的自我介紹都是錯字連篇的,因此請父母要真的去看考卷裡的內容,看看孩子如何回答問答題?孩子寫錯字的類別是如何?孩子的思考邏輯是什麼?孩子怎麼用使用中文的詞句。
2.   請放手讓孩子「狠狠跌倒」,把「學習的自主權」還給孩子:
希望在中文的學習上,父母的角色是「孩子樂於分享成果的對象」、「學習上的支持」,而不是「學習上的支配者」,當孩子擁有學習的自主權,他才會開始了解到底自己要做什麼,才會真的享受到學習的樂趣與成就感,這才是孩子會繼續學習下去的動力。
因此,身為孩子的中文老師,我懇求您,讓孩子自己完成作業,寫不好的、有錯誤,就讓孩子直接面對一個不理想的成績;不會的字讓孩子多花點時間去查;看不懂的文章、不會寫的作業,請讓孩子先主動來詢問老師;要考試了,請讓孩子自己安排複習的時間與複習的方式;考試的結果,請讓孩子學著面對與承擔,該要花時間訂正的,請讓孩子好好訂正。請讓孩子慢慢學著為自己的學習負責。
3.   請不要拿您的孩子與他人比較:
在我的眼中,每一位孩子都是不一樣的。有些人在家裡講中文,有些人在家裡沒有人可以陪他說中文;有些人有語言的天份,有些人則是有自然或是其它的天份。特別是雙語部的孩子,來自不同的背景,班上24位學生,有24種性格、24種不同的中文能力、24種不同的想法與思考邏輯,如何能比呢?孩子在我的教學中,要跟自己的比賽,這一次要比上一次進步,下一次要比這一次更好,這是我對孩子的期許。
4.   有錯誤,請要求孩子要確實訂正:
請家長在孩子都確實完成訂正工作後再簽名。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是很正常的現象,但重點是有沒有針對錯誤進行修改,所以在我的考試裡,「訂正」與「檢視考卷」才是最重要的步驟,請爸媽在這部分協助我要求孩子要確實完成「訂正」的工作。
我很喜歡語言,中文、英文,甚至是其他語言我都很喜歡。但在我自己學習英文的過程中,有很慘烈、辛苦的過程,也曾經在國中的英文考試上拿過滿江紅、慘不忍睹的考卷,但最後我反而是很喜歡英文,也能夠在生活中、工作上實際使用英文,這是因為在整個過程中,我的父母把學習的掌握權交給我,所以我慢慢找出屬於自己的方法和對英文的喜愛。其實班上的孩子也是一樣的,我希望孩子可以親自去摸索、親自去品嘗挫折,最後也可以親自享受能夠自在使用中文的成果。
這封長信已經耽誤您許多寶貴的時間,真的是非常抱歉。但希望這封信能夠傳達我的想法與心意,不管您是不是認同的我的想法,都請您與我一起努力陪伴孩子走這一條有點辛苦的中文學習之路,讓我們都走在孩子的背後,給予最大支持與最寬廣的視野。
最後在此感謝所有六甲中文家長對中文課的支持,目前六甲中文的學生上課的情形很不錯,整體秩序良好,學生在課堂中也都很有反應,除了會主動回答問題之外,也有不少學生會主動在課堂中問問題,讓每一堂課都有很熱絡的氣氛,讓我非常期待每一天的中文課,日後我會繼續依照六甲學生的狀況來設計、調整我的中文課,希望每一位孩子在我的中文班上能帶走可以用一輩子的中文能力。
感謝您撥空讀完這封信,在此祝福您闔家平安、健康、順心!
六甲中文老師
李慧中老師 謹上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